唐朝名相裴度描寫品茶悠閑的詩句《涼風亭睡覺》賞析

每日斜倚繩床,寫字讀詩,看侍兒扇爐火勤煎茶,觀鐺中蟹眼先魚眼后,端上來抿一口,好水好茶,舒心舒肺,這是唐朝名相裴度晚年悠閑的生活,下面茶詩網帶您賞析一首裴度晚年描寫讀書品茶的詩句妙語。

《涼風亭睡覺》
唐·裴度
飽食緩行新睡覺,一甌新茗侍兒煎。
脫巾斜倚繩床坐,風送水聲來耳邊。

《涼風亭睡覺》茶詩注釋
(1)飽食:吃得飽,充分滿足了需要量。
(2)緩行:慢行,徐徐行駛。
(3)一甌:讀音[ōu],一杯,一碗。
(4)新茗:新茶,春茶。
(5)侍兒:使女;女婢。
(6)煎:烹煮,詩中指煮茶。
(7)茶詩網:古今中外茶詩交流網。
(8)脫巾:脫下頭巾。
(9)斜倚:指輕輕地從直立位置移到傾斜的位置或向后靠或向后傾斜。
(10)水聲:詩中指水沸騰翻滾的聲音。

《涼風亭睡覺》茶詩翻譯

這是一首關于品茶悠閑的詩句,茶詩的大致意思是:中午吃飽后,慢慢行走時,有了些睡意;便吩咐侍女煮茶,喝下一杯新茶后神清氣爽,乏倦之意全無。摘下頭巾,悠閑的斜坐在繩床上,徐徐清風將沸水聲傳到了耳邊。

《涼風亭睡覺》茶詩賞析

這首關于茶的詩句將作者裴度的晚年時光惟妙惟肖的表達了出來,裴度晚年時在東都的集賢里建立府宅,構筑假山,開鑿池塘,竹樹薈萃,建有風亭水榭、梯橋架閣,島嶼四環,極盡都城的麗色佳境。另在午橋建造了別墅,裁培花木萬株,其中修建了一座歇涼避暑的亭閣,名叫“綠野堂”。引入清水灌注其中,導引分流貫通有序,兩岸景物交相映襯。

裴度處理公務之暇,在這里與詩人白居易劉禹錫整日酣暢宴飲,放聲吟唱縱情談論,借吟詩、飲酒、彈琴、書法自娛自樂。當時的名士,都相從交游。每次有名望的人士從東都返回京都,文宗必定首先詢問他:“你見到了裴度嗎?”。

劉禹錫在裴度寫完這首《涼風亭睡覺》大贊甚妙,于是即興和詩一首《奉和裴晉公涼風亭睡覺》:“驪龍睡后珠元在,仙鶴行時步又輕。方寸瑩然無一事,水聲來似玉琴聲”。

《涼風亭睡覺》創作背景

唐憲宗時,裴度出盡風頭。裴度不僅詩文好,還能帶兵打仗,運籌帷幄。元和十二年,鑒于前線指揮官無能,皇上派遣裴度帶領大軍連夜奔襲蔡州,活擒吳元濟,震懾河北藩鎮,結束了唐代藩鎮叛亂的局面,天下暫時得以穩定。在削藩平叛中,裴度功不可沒,因此而轉升宰相,被封為晉國公,世稱裴晉公。

裴度晚年生活一改廟堂之上的板臉嚴肅,免去了四更上朝的辛苦。每日斜倚繩床,寫字讀詩,看侍兒扇爐火勤煎茶,觀鐺中蟹眼先魚眼后,端上來抿一口,好水好茶,舒心舒肺,裴相爺總算過上理想中的日子了。這首品茶的詩句便是裴相爺晚年悠閑時光的真實寫照。

《涼風亭睡覺》作者裴度簡介

裴度(765年-839年),唐朝名相,字中立,漢族,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唐代后期杰出的政治家。德宗貞元五年進士。憲宗元和時累遷司封員外郎、中書舍人、御史中丞。晚年留守東都,與白居易、劉禹錫等唱酬甚密,為洛陽文事活動的中心人物。裴度的詩詞代表作有《太原題廳壁》《溪居》《中書即事》《夏日對雨》《真慧寺》《傍水閑行》《涼風亭睡覺》等。

版權歸茶詩網所有,任何形式轉載,均需注明版權與本文鏈接http://www.rongji88.com.cn/tang/5465,違者必究!

廣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