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茶詩80首之《趙德麟餞飲湖上舟中對月》賞析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在這一天,漂泊在外的古代詩詞文人很多都會寫下詩詞,來寄托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下面茶詩網帶您賞析一首蘇軾描寫清明節飲酒品茶的詩句。

《趙德麟餞飲湖上舟中對月》
北宋·蘇軾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閑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發茶乳,溫風散粥餳。
酒闌紅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燈坐,孤舟擘岸撐。
逮君幘未墮,對此月猶橫。

茶詩注釋
(1)趙德麟:人名,詳見下方茶詩賞析。
(2)餞飲:以酒餞別。
(3)老守:老者,老人。
(4)春意:指春天的氣象。
(5)馀:讀音[yú],用餐后剩下的食物,吃剩的食物。
(6)日月:生計;生活。
(7)清明:清明時節的景色。
(8)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到清明節再起火,稱為“新火”。
(9)茶詩網:古今中外茶詩交流第一平臺。
(10)茶乳:煮茶沸騰時,漂浮在翻滾茶湯上的乳白色泡沫,古人認為好茶才會有茶乳。
(11)溫風:和暖的風。
(12)粥餳:讀音[zhōu xíng],甜粥;糖粥。
(13)酒闌:謂酒筵將盡。
(14)清夜:指清靜的夜晚。
(15)孤舟:孤獨的船。
(16)擘:讀音[bò],大拇指,同“掰”。
(17)幘:讀音[zé],古代的頭巾。

茶詩翻譯

這是一首描寫酒和茶的詩句,更是一首寫清明節情景的古詩,茶詩的大致意思是:老者很在意春天的到來,接待賓客的人非常熱情的想留住客人,新升的火煮出來如乳汁一樣美味的茶。暖暖的春風將甜粥的香味傳到遠方。

茶詩賞析

“趙德麟”,又名趙令畤(1061~1134)初字景貺,蘇軾為之改字德麟,自號聊復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趙德昭]玄孫。元祐中簽書潁州公事,時蘇軾為知州,薦其才于朝。后坐元祐黨籍,被廢十年。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遷寧遠軍承宣使。四年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著有《侯鯖錄》八卷,趙萬里為輯《聊復集》詞一卷。

“粥餳”,古代清明節習俗之一,舊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麥煮粥,研杏仁為酪,以餳沃之,謂之寒食粥。

“新火”,古代清明節習俗之一,古代鉆木取火﹐四季各用不同的木材﹐易季時新取之火稱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賜百官﹐稱為"新火"。

《趙德麟餞飲湖上舟中對月》拼音版
lǎo shǒu xī chūn yì,
老守惜春意,
zhǔ rén liú kè qíng。
主人留客情。
guān yú xián rì yuè,
官馀閑日月,
hú shàng hǎo qīng míng。
湖上好清明。
xīn huǒ fā chá rǔ,
新火發茶乳,
wēn fēng sàn zhōu xíng。
溫風散粥餳。
jiǔ lán hóng xìng àn,
酒闌紅杏暗,
rì luò dà dī píng。
日落大堤平。
qīng yè chú dēng zuò,
清夜除燈坐,
gū zhōu bò àn chēng。
孤舟擘岸撐。
dài jūn zé wèi duò,
逮君幘未墮,
duì cǐ yuè yóu héng 。
對此月猶橫。

茶詩創作背景

蓋陳傳道、履常、趙德麟、歐陽叔弼、季默適聚于潁,故臨別詩云《趙德麟餞飲湖上舟中對月》。

作者蘇軾簡介

蘇軾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本名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蘇東坡一生曾兩任杭州,如今走在杭州,無論哪個角落,都有他的影子。

蘇軾的詩詞中描寫茶的代表作有:《月兔茶》《行香子》《寄周安孺茶》《汲江煎茶》《試院煎茶》《西江月》《水調歌頭》《浣溪沙》《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等。

版權歸茶詩網所有,任何形式轉載,均需注明版權與本文鏈接http://www.rongji88.com.cn/song/6058,違者必究!

 

 

廣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