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是一種詩體,由巴蜀民歌演變而來,唐代劉禹錫最早將其轉化為詩詞,對后代影響很大。劉禹錫竹枝詞中雖未提及關于茶的詩句,但卻將茶文化的發源地巴蜀,描寫的詩情畫意、清新宛轉。
下面茶詩網先帶您賞析下劉禹錫竹枝詞,再帶您鑒賞73首關于茶的《竹枝詞》,希望對您了解茶文化知識有所幫助。
《竹枝詞》
唐·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劉禹錫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
清·鄭板橋
溢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閑時來吃茶。
黃土筑墻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
鄭板橋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西湖竹枝詞》
明·王稚登
山田鄉土赤如沙,山種梅花下種茶。
茶綠采芽不采葉,梅花論子不論花。
《西湖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芙蓉江竹枝詞》
清·陶澍
才交谷雨見旗槍,安排火坑打包箱。
芙蓉山頂多女伴,采得仙茶帶露香。
《芙蓉江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
明·袁宏道
雪里山茶取次紅,白頭孀婦哭青風。
自從貂虎橫行后,十室金錢九室空。
袁宏道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夔州竹枝歌》
南宋范成大
白頭老媼簪紅花,黑頭女娘三髻丫。
背上兒眠上山去,采桑已閑當采茶。
《夔州竹枝歌》注釋-譯文-賞析
《篿川竹枝詞》
清·周順侗
三月春風長嫩芽,村莊少婦解當家。
殘燈未掩黃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
茶鄉生計即山農,壓作方磚白紙封。
別有紅箋書小字,西商監制白芙蓉。
六水三山卻少田,生涯強半在西川。
《篿川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
元·馬祖常
紅藍染裙似榴花,盤蔬饤饾芍藥芽。
太官湯羊厭肥膩,玉甌初進江南茶。
馬祖常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秣陵竹枝詞》
明·文震亨
酒館張燈盡墨紗,夾紗窗內建瓶花。
純灰細雨深杯酒,撮泡松蘿淺碗茶。
《秣陵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松蘿試茗·竹枝詞》
明·程嵩明
汲得名泉水,來烹山頂茶。
摘將云中葉,揀盡雨前茶。
疊疊九秋子,蒙蒙三夏花。
旗槍與香色,七碗當自夸。
《松蘿試茗》注釋-譯文-賞析
《暮春偶過山家·竹枝詞》
明·吳兆
山村處處綠新茶,一道春流繞幾家。
石徑行來微有跡,不知滿地是松花。
《暮春偶過山家》注釋-譯文-賞析
《新安竹枝詞》(1)
清·倪偉人
山桃花發竹雞啼,幾日茶槍綠欲齊。
去摘山芽招女伴,松蘿山在練江西。
《新安竹枝詞》(1)注釋-譯文-賞析
《新安竹枝詞》(2)
清·倪偉人
長亭十里何連連,連連石鼎烹山泉。
行人系馬呼茶至,淡綠一甌五分錢。
《新安竹枝詞》(2)注釋-譯文-賞析
《閩小記·竹枝詞》(1)
清·周亮工
延津廖地勝支提,山下萌芽山上奇。
學得新安小錫罐,松蘿小款恰相宜。
《閩小記》(1)注釋-譯文-賞析
《閩小記·竹枝詞》(2)
清·周亮工
橋門石靈未消磨,碧豎誰教盡荷戈。
卻羨錢家兄弟貴,新御近日帶松蘿。
《閩小記》(2)注釋-譯文-賞析
《松蘿茶歌·竹枝詞》
明·吳嘉紀
松蘿山中嫩葉蔭,卷綠焙鮮處處同。
《松蘿茶歌》注釋-譯文-賞析
《詠茶·竹枝詞》
清·鄭旼
松蘿法造遺傳久,只今猶自不悠揚。
家雞可是多嗜厭,或因傳詠少文章。
顧褚幔亭雖擅美,豈能輕劣薄吾鄉。
《詠茶·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北京雜詠·竹枝詞》(1)
清·汪述祖
工藝局前人賣花,涼棚四座品新茶。
茶余買得花歸去,一路迎風香到家。
《北京雜詠》(1)注釋-譯文-賞析
《北京雜詠·竹枝詞》(2)
清·汪述祖
左男右女座分明,演劇新添義務名。
短短闌干三尺隔,若逢青鳥莫叮嚀。
《北京雜詠》(2)注釋-譯文-賞析
《北京雜詠·竹枝詞》(3)
清·汪述祖
不供匕箸用刀叉,世界創新到酒家。
短窄衣衫呼崽子,咖啡一盞進新茶。
《北京雜詠》(3)注釋-譯文-賞析
《北京雜詠·竹枝詞》(4)
清·汪述祖
赤日炎炎對茗爐,御車夫役牧豬奴。
科頭跣足棚邊坐,大扇芭蕉聽說書。
《北京雜詠》(4)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
清·江耀華
新安土物盡堪夸,摘了春茶又子茶。
最是屯溪商賈集,年年算得小繁華。
江耀華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釵頭鳳·竹枝詞》(1)
清·舒斯笏
姑嫂偕行去采茶,旗槍對對選新芽;
多情阿嫂將姑囑,休損枝頭并蒂花。
《釵頭鳳》(1)注釋-譯文-賞析
《釵頭鳳·竹枝詞》(2)
清·舒斯笏
去歲茶商得利豐,今年山價定然昂;
阿儂欲制釵頭鳳,都在春風一葉中。
《釵頭鳳》(2)注釋-譯文-賞析
《枇杷詩友賜玉·竹枝詞》
清·戈載
茶詩茶茗破孤愁,別夢縈懷竹間樓。
凡子經過其細品,媚之如是國香留。
《枇杷詩友賜玉》注釋-譯文-賞析
《黟山采茶·竹枝詞》(1)
清·舒斯笏
我黟田少獨山多,確土宜茶理不磨,
好是春光三月半,村村聽唱采茶歌。
《黟山采茶》(1)注釋-譯文-賞析
《黟山采茶·竹枝詞》(2)
清·舒斯笏
儂家夫婿估潯陽,信報頭茶已放洋,
急急忙忙緣底事,山園又有子茶香。
《黟山采茶》(2)注釋-譯文-賞析
《黟山采茶·竹枝詞》(3)
清·舒斯笏
子茶不及頭茶好,晚價仍如早價多,
采罷回家忙制賣,要防市面起風波。
《黟山采茶》(3)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
近代·蘇曼殊
儂家家住萬山中, 村南村北盡茗叢。
社后雨前忙不了, 朝朝早起課茶工。
《采茶詞·竹枝詞》(1)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
近代·蘇曼殊
曉起臨妝略整容, 提籃出戶露正濃。
小姑大婦同攜手, 問上松蘿第幾峰?
《采茶詞·竹枝詞》(2)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3)
近代·蘇曼殊
空蒙晚色照山石工, 霧葉云芽未易降。
不識為誰來解渴? 教儂辛苦日雙雙。
《采茶詞·竹枝詞》(3)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4)
近代·蘇曼殊
雙雙相伴采茶枝, 細語叮嚀莫要遲。
既恐梢頭芽欲老, 更防來日雨絲絲。
《采茶詞·竹枝詞》(4)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5)
近代·蘇曼殊
采罷枝頭葉自稀, 提籃貯滿始言歸。
同人笑向他前過, 驚起雙鳧兩處飛。
《采茶詞·竹枝詞》(5)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6)
近代·蘇曼殊
一池碧水浸芙渠, 葉小如錢半未舒。
行向磯頭清淺處, 試看儂貌近何如?
《采茶詞·竹枝詞》(6)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7)
近代·蘇曼殊
兩鬢蓬松貌帶枯, 誰家有婦丑如奴?
只緣日日將茶采, 雨曬風吹失故吾。
《采茶詞·竹枝詞》(7)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8)
近代·蘇曼殊
朝來風雨又凄凄, 小笠長籃手自提。
采得旗槍歸去后, 相看卻是半身泥。
《采茶詞·竹枝詞》(8)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9)
近代·蘇曼殊
今日窗前天色佳, 忙梳鴉髻緊橫釵。
匆匆便向園中去, 忘卻泥濘未換鞋。
《采茶詞·竹枝詞》(9)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0)
近代·蘇曼殊
園中才到又聞雷, 濕透弓鞋未肯回。
遙囑鄰姑傳言去, 把儂青笠寄將來。
《采茶詞·竹枝詞》(10)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1)
近代·蘇曼殊
小笠蒙頭不庇身, 衣衫半濕像漁人。
手中提著青絲籠, 只少長竿與細綸。
《采茶詞·竹枝詞》(11)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2)
近代·蘇曼殊
雨過枝頭泛碧紋, 攀來香氣便氤氳。
高低接盡黃金縷, 染得衣襟處處芬。
《采茶詞·竹枝詞》(12)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3)
近代·蘇曼殊
芬芳香氣似蘭蓀, 品色休寧勝婺源。
采罷新芽施又發, 今朝又是第三番。
《采茶詞·竹枝詞》(13)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4)
近代·蘇曼殊
番番辛苦不辭難, 鴉髻斜歪玉指寒。
惟愿儂家茶色好, 賽他雀舌與龍團。
《采茶詞·竹枝詞》(14)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5)
近代·蘇曼殊
一月何曾一日閑, 早時出采暮方還。
更深尚在爐前焙, 怎不教人損玉顏。
《采茶詞·竹枝詞》(15)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6)
近代·蘇曼殊
容顏雖瘦志常堅, 熔出金芽分外妍。
知是何人調玉碗, 閑教纖手侍兒煎。
《采茶詞·竹枝詞》(16)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7)
近代·蘇曼殊
活火煎來破寂寥, 哪知接取苦多嬌?
無端一陣狂風雨, 遍體淋淋似水澆。
《采茶詞·竹枝詞》(17)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8)
近代·蘇曼殊
橫雨狂風鳥覓巢, 雙雙猶自戀花梢。
緣何夫婿輕言別, 愁上心來手忘梢。
《采茶詞·竹枝詞》(18)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19)
近代·蘇曼殊
縱使愁腸似桔槔, 且安貧苦莫辭勞。
只圖焙得新茶好, 縷縷旗槍起白毫。
《采茶詞·竹枝詞》(19)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0)
近代·蘇曼殊
功夫哪敢自蹉跎, 尚覺儂家事務多。
焙出干茶忙去采, 今朝還要上松蘿。
《采茶詞·竹枝詞》(20)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1)
近代·蘇曼殊
手挽筠籃鬢戴花, 松蘿山下采山茶。
途中姐妹勞相問, 笑指前村是妾家。
《采茶詞·竹枝詞》(21)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2)
近代·蘇曼殊
妾家樓屋傍垂楊, 一帶青陰護草堂。
明日若蒙來相伴, 到門先覺焙茶香。
《采茶詞·竹枝詞》(22)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3)
近代·蘇曼殊
乍暖乍涼屢變更, 焙茶天色最難平。
西山日落東山雨, 道是多情卻少晴。
《采茶詞·竹枝詞》(23)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4)
近代·蘇曼殊
今日西山山色青, 攜籃候伴坐村亭。
小姑更覺嬌癡慣, 睡依闌干喚不醒。
《采茶詞·竹枝詞》(24)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5)
近代·蘇曼殊
直待高呼始應承, 半開媚眼半難醒。
匆匆便向前頭走, 提著籃兒忘蓋簦。
《采茶詞·竹枝詞》(25)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6)
近代·蘇曼殊
同行迤邐過南樓, 樓畔花開海石榴。
欲待折來分插戴, 樹高攀不到梢頭。
《采茶詞·竹枝詞》(26)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7)
近代·蘇曼殊
黃鳥枝頭美好音, 可人天氣半晴陰。
攀枝各把衷情訴, 說到傷心淚不禁。
《采茶詞·竹枝詞》(27)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8)
近代·蘇曼殊
破卻工夫未滿籃, 北枝尋罷又圖南。
無端摘得同心葉, 纖手擎來鬢上簪。
《采茶詞·竹枝詞》(28)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29)
近代·蘇曼殊
茶品由來苦勝甜,個中滋味兩般兼。
不知卻為誰甜苦,插破儂家玉指尖。
《采茶詞·竹枝詞》(29)注釋-譯文-賞析
《采茶詞·竹枝詞》(30)
近代·蘇曼殊
任他飛燕兩呢喃, 去采新茶換舊衫。
卻把袖兒高卷起, 從教露出手纖纖。
《采茶詞·竹枝詞》(30)注釋-譯文-賞析
《上海洋場竹枝詞》
清·佚名
臺名麗水上三層,龍井珠蘭香味騰。
楚館秦樓環四面,王孫不壓曲欄憑。
《上海洋場竹枝詞》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1)
一回故里曉風親,敘舊品茶亦醉人。
新婦小姑牽手過,眼前風韻又翻新。
《茶鄉初夏戀曲》(1)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2)
佛耳巍然史話存,山中竟有此乾坤。
草堂歸隱情尤在,霞蔚青峰般若門。
《茶鄉初夏戀曲》(2)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3)
茶王公寺裊清煙,祥瑞芳鄰梁燕翩。
靈應甘泉翻媚眼,神農薪火萬年傳。
《茶鄉初夏戀曲》(3)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4)
禪茶一味沐春風,美目盼兮香氣融。
舒卷沉浮觀自在,風簾夜幕有無中。
《茶鄉初夏戀曲》(4)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5)
水魄山魂性本真,餐霞沐露養精神。
凝香正氣深山隱,一盞助君出俗塵。
《茶鄉初夏戀曲》(5)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6)
《谷風》首贊似薺甘,激起時人雅興酣。
明月晴嵐曾記否,韻傾李杜幾詩函。
《茶鄉初夏戀曲》(6)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7)
活火烹云幽澗濱,升華境界一番新。
桃源景色觀音韻,品味明心抱樸真。
《茶鄉初夏戀曲》(7)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8)
千山環抱萬般情,放眼豁然靈感生。
杯里春光輕泛綠,健身起舞更分明。
《茶鄉初夏戀曲》(8)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9)
誰說知音不好尋,高山流水燕來頻。
青裙玉面曾相識,一笑一嗔皆入神。
《茶鄉初夏戀曲》(9)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10)
姑嫂心焦請吃茶,采摘只有咱在家。
過時芽葉成樹葉,明早幫忙莫誤差。
《茶鄉初夏戀曲》(10)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11)
人聲鼎沸茶墟轉,溪水無言影在波。
信步只因路平坦,詩清應是飲茶多。
《茶鄉初夏戀曲》(11)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12)
當年佳茗實難求,汗滴深山夾背流。
時下風行茶網購,天涯咫尺莫須愁。
《茶鄉初夏戀曲》(12)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13)
百聽不厭《鐵觀音》,純雅禮和涵古今。
極品迎來天下客,茶余閑侃爽身心。
《茶鄉初夏戀曲》(13)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14)
擊缽敲詩唐宋風,烹泉得句句蔥籠。
茶經續傳觀音補,縷縷心香寄彩虹。
《茶鄉初夏戀曲》(14)注釋-譯文-賞析
《竹枝詞·茶鄉初夏戀曲》(15)
曾與駝鈴古道鳴,今稱國飲五洲行。
雁棲湖畔飄花雨,祈禱蒼天送太平。
《茶鄉初夏戀曲》(15)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