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茶詩詞80首全集研究(二)

“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這組關于茶傳世名句,出自我國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之筆,蘇軾不僅是文學奇才,宋代大文豪,更深研佛理,亦精通茶道,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詠茶詩詞。

蘇軾對飲茶一道,更深得獨到之秘,對于茶葉、水質、器具、煎法,都頗講究。下面茶詩網帶您賞析蘇軾茶詩茶詞精選80首。

《送南屏謙師》
北宋·蘇軾
道人繞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乎。
忽驚午盞兔毫斑,打出春甕鵝兒酒。
天臺乳花世不見,玉川風腋今安有。
東坡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
注釋-翻譯-賞析
-
《天仙子·走馬探花花發未》
北宋·蘇軾
走馬探花花發未。人與化工俱不易。
千回來繞百回看,蜂作婢。鶯為使。
谷雨清明空屈指。白發盧郎情未已。
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還對斷腸紅,
人有淚。花無意。明日酒醒應滿地。
注釋-翻譯-賞析
-
《邵伯梵行寺山茶》
北宋·蘇軾
山茶相對阿誰栽?細雨無人我獨來。
說似與君君不會,爛紅如火雪中開。
注釋-翻譯-賞析
-
《次韻黃夷仲茶磨》
北宋·蘇軾
前人初用茗飲時,煮之無問葉與骨。
浸窮厥味臼始用,復計其初碾方出。
計盡功極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創物。
破槽折杵向墻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歲久講求知處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強鐫鑿,理疏性軟良可咄。
予家江陵遠莫致,塵土何人為披拂。
注釋-翻譯-賞析
-
《到官病倦未嘗會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北宋·蘇軾
我生亦何須,一飽萬想滅。
胡為設方丈,養此膚寸舌。
爾來又衰病,過午食輒噎。
繆為淮海帥,每愧廚傳缺。
爨無欲清人,奉使免內熱。
空煩赤泥印,遠致紫玉玦。
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節。
禪窗麗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
金釵候湯眼,魚蟹亦應訣。
遂令色香味,一日備三絕。
報君不虛授,知我非輕啜。
注釋-翻譯-賞析
-
《和子瞻煎茶》
北宋·蘇轍(蘇軾胞弟)
年來病懶百不堪,未廢飲食求芳甘。
煎茶舊法出西蜀,水聲火候獨能諳。
相傳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君不見,
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爭茶不知勢。
又不見,
北方茗飲無不有,酪椒夸滿口。
我今倦游思故鄉,不學南方與北方。
銅鐺得火蚯蚓斗,匙腳旋轉秋螢光。
何時茅廬歸去炙背讀文字,
遣兒折去枯竹女煎湯。
注釋-翻譯-賞析

-
《種德亭》
北宋·蘇軾
小圃傍城郭,閉門芝術香。
名隨市人隱,德與佳木長。
元化善養性,倉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數,相逢旋相忘。
但喜賓客來,置酒花滿堂。
我欲東南去,再觀雙檜蒼。
山茶想出屋,湖橘應過墻。
木老德亦熟,吾言豈荒唐。
注釋-翻譯-賞析
-
《紫團參寄王定國》
北宋·蘇軾
谽谺土門口,突兀太行頂。
豈惟團紫云,實自俯倒景。
剛風被草木,真氣入苕穎。
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纖攕虎豹鬣,蹙縮龍蛇癭。
蠶頭試小嚼,龜息變方聘。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掛戶,半夜珠落井。
灰心寧復然,汗喘久已靜。
東坡猶故目,北藥致遺秉。
欲持三椏根,往侑九轉鼎。
為子置齒頰,豈不賢酒茗。
注釋-翻譯-賞析
-
《次韻完夫再贈之什某已卜居毗陵與完夫有廬里》
北宋·蘇軾
柳絮飛時筍籜斑,風流二老對開關。
雪芽我為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山。
竹簟水風眠晝永,玉堂制草落人間。
應容緩急煩閭里,桑柘聊同十畝閑。
注釋-翻譯-賞析
-
《安國寺尋春》
北宋·蘇軾
臥聞百舌呼春風,起尋花柳村村同。
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檻欹深紅。
看花嘆老憶年少,對酒思家愁老翁。
病眼不羞云母亂,鬢絲強理茶煙中。
遙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
薄羅勻霧蓋新妝,快馬爭風鳴雜珮。
茶詩網:古今中外茶詩句交流平臺。
玉川先生真可憐,一生耽酒終無錢。
病過春風九十日,獨抱添丁看花發。
注釋-翻譯-賞析
-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還汶公館我于東堂閱舊詩卷》
北宋·蘇軾
半熟黃粱日未斜,玉堂陰合手栽花。
卻尋三十年前味,未飯鐘時已飯茶。
夢覺還驚屟響廊,故人來炷影前香。
鬢發白盡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
尺一東來喚我歸,衰年已迫故山期。
文章曹植今堪笑,卻卷波瀾入小詩。
注釋-翻譯-賞析

-
《題東坡墨竹贈官妓》
北宋·道潛禪師(參寥子)
小鳳團箋已自寄,謫仙重掃歲寒枝。
梢頭余墨猶含潤,恰似梳風洗雨時。
注釋-翻譯-賞析
-
《參廖泉銘》
北宋·蘇軾
在天雨露,在地江湖。
皆我四大,滋相所濡。
伴哉參寥,彈指八極。
退守斯泉,一謙四益。
予晚聞道,夢幻是身。
真即是夢,夢卻是真。
石泉槐火,九年而信。
夫求何信,實弊汝神。
注釋-翻譯-賞析
-
《西江月·茶詞》
北宋·蘇軾
送建溪雙井茶谷簾泉與勝之。
勝之,徐君猷家后房,
甚麗,自敘本貴種也。
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
雪芽雙井散神仙。苗裔來從北苑。
湯發云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
人間誰敢更爭妍。斗取紅窗粉面。
注釋-翻譯-賞析
-
《水調歌頭·嘗問大冶乞桃花茶》
北宋·蘇軾

已過幾番雨,前夜一聲雷。旗槍爭戰,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結就紫云堆。輕動黃金碾,飛起綠塵埃。

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里,霎時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注釋-翻譯-賞析
-
《和錢安道寄惠建茶》
北宋·蘇軾
我官于南今幾時,嘗盡溪茶與山茗。
胸中似記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為君細說我未暇,試評其略差可聽。
建溪所產雖不同,一一天與君子性。
森然可愛不可慢,骨清肉膩和且正。
雪花雨腳何足道,啜過始知真味永。
縱復苦硬終可錄,汲黯少戇寬饒猛。
草茶無賴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頑懭。
體輕雖復強浮泛,性滯偏工嘔酸冷。
其間絕品豈不佳,張禹縱賢非骨鯁。
葵花玉夸不易致,道路幽險隔云嶺。
誰知使者來自西,開緘磊落收百餅。
嗅香嚼味本非別,透紙自覺光炯炯。
粃糠團鳳友小龍,奴隸日注臣雙井。
收藏愛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鉆權幸。
此詩有味君勿傳,空使時人怒生癭。
注釋-翻譯-賞析

-
《怡然以垂云新茶見餉報以大龍團仍戲作小詩》
北宋·蘇軾
妙供來香積,珍烹具大官。
揀芽分雀舌,賜茗出龍團。
曉日云庵暖,春風浴殿寒。
聊將試道眼,莫作兩般看。
注釋-翻譯-賞析
-
《新茶送簽判程朝奉以饋其母有詩相謝次韻答之》
北宋·蘇軾
縫衣付與溧陽尉,舍肉懷歸潁谷封。
聞道平反供一笑,會須難老待千鐘。
火燧試焙分新胯,雪里頭綱輟賜龍。
從此升堂是兄弟,一甌林下記相逢。
注釋-翻譯-賞析
-
《種茶》
北宋·蘇軾
松間旅生茶,已與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爭交構。
天公所遺棄,百歲仍稚幼。
紫筍雖不長,孤根乃獨壽。
移栽白鶴嶺,土軟春雨后。
彌旬得連陰,似許晚遂茂。
能忘流轉苦,戢戢出鳥咮。
未任供臼磨,且可資摘嗅。
千團輸大官,百餅銜私斗。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注釋-翻譯-賞析
-
《生日王郎以詩見慶次》
北宋·蘇軾
其韻并寄茶二十一片,《折楊》新曲萬人趨,獨和先生《于蒍于》。
但信櫝藏終自售,豈知碗脫本無橅。
朅従冰叟來游宦,肯伴翟仙亦號儒。
棠棣并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邊郛。
不嫌霧谷霾松柏,終恐虹梁荷棟桴。
高論無窮如鋸屑,小詩有味似連珠。
感君生日遙稱壽,祝我余年老不枯。
未辦報君青玉案,建溪新餅截云腴。
注釋-翻譯-賞析

蘇軾茶詩80首全集研究(一)

蘇軾茶詩80首全集研究(二)

蘇軾茶詩80首全集研究(三)

蘇軾,字子瞻,四川眉山人,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謫居黃州時,割茅結屋,題署為“東坡廬堂”,遂自號東坡居士。嘉佑元年八月,中進士,通過禮部初試,歐陽修語梅堯臣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蘇東坡可謂全才之士,琴棋書畫,無一不曉;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在中國文學史上有極高的成就,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曾自評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雖嘻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后人頌贊其文,有“蘇文生,吃菜根;蘇文熟,吃羊肉”之贊譽。

蘇軾茶詩詞代表作有《月兔茶》《行香子》《寄周安孺茶》《汲江煎茶》《試院煎茶》《西江月》《水調歌頭》《山茶》《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等。

版權歸茶詩網所有,任何形式轉載,均需注明版權與本文鏈接http://www.rongji88.com.cn/100/6257,違者必究!

 

廣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