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在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歷代的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兩萬余首精美茶詩、茶詞和茶曲,真是詠之不盡,賦之不絕,唱之不斷,但至今無任何個人或組織整理這些華夏文化瑰寶。
茶詩網將本著真實客觀的立場,為用戶對這些品茶的詩句進行搜集、注釋、翻譯、賞析等,來彌補茶文化知識中的這片空白。以下是歷代茶詩茶詞100首精選,供您鑒賞與參考。
最美茶詩100首之一
(一)
《夜宿天心》
明·胡瀅
云浮山際掩禪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徑石寒竹影下,紅袍味里夜可無?
-
(二)
《滿庭芳·茶》
北宋·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
(三)
《水調歌頭·詠茶》
南宋·白玉蟾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
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頭雀舌,
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云堆。
碾破香無限,飛起綠塵埃。
井汲新泉,烹活水、試將來,
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
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
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
(四)
《試院煎茶》
宋·蘇軾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
貴從活火發新泉。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
定州花瓷琢紅玉。
我今貧病常苦饑,分無玉碗捧峨眉。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情相隨。
不用撐腸掛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
(六)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
(七)
《飲茶歌》
唐·盧仝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
(八)
《臨安春雨初霽》
南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
(九)
《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
(十)
《寶塔詩茶》
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最美茶詩100首之二
(十一)
《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唐·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
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
湯添勺水煎魚眼,未下刀圭攪曲塵,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
(十二)
《山茶花》
唐·貫休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墮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
-
(十三)
《酬周相公見贈》
唐·貫休
三界無家是出家,豈宜拊鳳睹新麻。
幸生白發逢今圣,曾夢青蓮映玉沙。
境陟名山烹錦水,睡忘東白洞平茶。
喜擎繡段攀金鼎,謝脁余霞始是霞。
-
(十四)
《顧渚行寄裴方舟》
唐·皎然
我有云泉鄰渚山,山中茶事頗相關。
鶗鴂鳴時芳草死,山家漸欲收茶子。
伯勞飛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時。
由來慣采無近遠,陰嶺長兮陽崖淺。
大寒山下葉未生,小寒山中葉初卷。
吳婉攜籠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亂,度水時驚啼鳥飛。
家園不遠乘露摘,歸時露彩猶滴瀝。
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來勝金液。
昨夜西峰雨色過,朝尋新茗復如何。
女宮露澀青芽老,堯市人稀紫筍多。
紫筍青芽誰得識,日暮采之長太息。
清泠真人待子元,貯此芳香思何極。
-
(十五)
《飲茶歌送鄭容》
唐·皎然
丹丘羽人輕玉食,采茶飲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宮人不識。
云山童子調金鐺,楚人茶經虛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爛漫緗花啜又生。
賞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蕩憂栗。
日上香爐情未畢,醉踏虎溪云,
高歌送君出。
-
(十六)
《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
北宋·蘇軾
沐罷巾冠快晚涼,睡馀齒頰帶茶香。
艤舟北岸何時渡,晞發東軒未肯忙。
康濟此身殊有道,醫治外物本無方。
風流二老長還往,顧我歸期尚渺茫。
-
(十七)
《武夷茶》
南宋·丘崇
烹茶人換世,遺灶水中央。
千載公仍至,茶成水亦香。
-
(十八)
《用前韻戲公靜》
北宋·黃庭堅
偶逢攜酒便與飲,竟別我為何等人。
兔月龍團不當惜,長卿消渴肺生塵。
-
(十九)
《阮郎歸·摘山初制小龍團》
北宋·黃庭堅
摘山初制小龍團。色和香味全。
碾聲初斷夜將闌。烹時鶴避煙。
消滯思,解塵煩。金甌雪浪翻。
只愁啜罷水流天。余清攪夜眠。
-
(二十)
《阮郎歸·黔中桃李可尋芳》
北宋·黃庭堅
黔中桃李可尋芳。摘茶人自忙。
月團犀腌斗圓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絳紗囊。品高聞外江。
酒闌傳碗舞紅裳。都濡春味長。
最美茶詩100首之三
(二十一)
《茶具十詠·茶塢》
唐·陸龜蒙
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繚繞。
向陽就中密,背澗差還少。
遙盤云髻慢,亂簇香篝小。
何處好幽期,滿巖春露曉。
-
(二十二)
《茶具十詠·茶人》
唐·陸龜蒙
天賦識靈草,自然鐘野姿。
閑來北山下,似與東風期。
雨后探芳去,云間幽路危。
唯應報春鳥,得共斯人知
-
(二十三)
《茶具十詠·茶筍》
唐·陸龜蒙
所孕和氣深,時抽玉苕短。
輕煙漸結華,嫩蕊初成管。
尋來青靄曙,欲去紅云暖。
秀色自難逢,傾筐不曾滿。
-
(二十四)
《茶具十詠·茶籝》
唐·陸龜蒙
金刀劈翠筠,織似波文斜。
制作自野老,攜持伴山娃。
昨日斗煙粒,今朝貯綠華。
爭歌調笑曲,日暮方還家。
-
(二十五)
《茶具十詠·茶舍》
唐·陸龜蒙
旋取山上材,駕為山下屋。
門因水勢斜,壁任巖隈曲。
朝隨鳥俱散,暮與云同宿。
不憚采掇勞,只憂官未足。
-
(二十六)
《茶具十詠·茶灶》
唐·陸龜蒙
無突抱輕嵐,有煙映初旭。
盈鍋玉泉沸,滿甑云芽熟。
奇香襲春桂,嫩色凌秋菊。
煬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
(二十七)
《茶具十詠·茶焙》
唐·陸龜蒙
左右搗凝膏,朝昏布煙縷。
方圓隨樣拍,次第依層取。
山謠縱高下,火候還文武。
見說焙前人,時時炙花脯。
-
(二十八)
《茶具十詠·茶鼎》
唐·陸龜蒙
新泉氣味良,古鐵形狀丑。
那堪風雪夜,更值煙霞友。
曾過赪石下,又住清溪口。
且共薦皋盧,何勞傾斗酒。
-
(二十九)
《茶具十詠·茶甌》
唐·陸龜蒙
昔人謝塸埞,徒為妍詞飾。
豈如珪璧姿,又有煙嵐色。
光參筠席上,韻雅金罍側。
直使于闐君,從來未嘗識。
-
(三十)
《茶具十詠·煮茶》
唐·陸龜蒙
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
時于浪花里,并下藍英末。
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滅。
不合別觀書,但宜窺玉札。
最美茶詩100首之三
(三十一)
《茶中雜詠·茶塢》
唐·皮日休
閑尋堯氏山,遂入深深塢。
種荈已成園,栽葭寧記畝。
石洼泉似掬,巖罅云如縷。
好是夏初時,白花滿煙雨。
-
(三十二)
《茶中雜詠·茶人》
唐·皮日休
生于顧渚山,老在漫石塢。
語氣為茶荈,衣香是煙霧。
庭從穎子遮,果任獳師虜。
日晚相笑歸,腰間佩輕簍。
-
(三十三)
《茶中雜詠·茶筍》
唐·皮日休
袖然三五寸,生必依巖洞。
寒恐結紅鉛,暖疑銷紫汞。
圓如玉軸光,脆似瓊英凍。
每為遇之疏,南山掛幽夢。
-
(三十四)
《茶中雜詠·茶籝》
唐·皮日休
筤篣曉攜去,驀個山桑塢。
開時送紫茗,負處沾清露。
歇把傍云泉,歸將掛煙樹。
滿此是生涯,黃金何足數。
-
(三十五)
《茶中雜詠·茶舍》
唐·皮日休
陽崖枕白屋,幾口嬉嬉活。
棚上汲紅泉,焙前蒸紫蕨。
乃翁研茗后,中婦拍茶歇。
相向掩柴扉,清香滿山月。
-
(三十六)
《茶中雜詠·茶灶》
唐·皮日休
南山茶事動,灶起巖根傍。
水煮石發氣,薪然杉脂香。
青瓊蒸后凝,綠髓炊來光。
如何重辛苦,一一輸膏粱。
-
(三十七)
《茶中雜詠·茶焙》
唐·皮日休
鑿彼碧巖下,恰應深二尺。
泥易帶云根,燒難礙石脈。
初能燥金餅,漸見干瓊液。
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側。
-
(三十八)
《茶中雜詠·茶鼎》
唐·皮日休
龍舒有良匠,鑄此佳樣成。
立作菌蠢勢,煎為潺湲聲。
草堂暮云陰,松窗殘雪明。
此時勺復茗,野語知逾清。
-
(三十九)
《茶中雜詠·茶甌》
唐·皮日休
邢客與越人,皆能造茲器。
圓似月魂墮,輕如云魄起。
棗花勢旋眼,蘋沫香沾齒。
松下時一看,支公亦如此。
-
(四十)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
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
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最美茶詩100首之四
(四十一)
《七碗茶》
唐·盧仝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
(四十二)
《詠春》
清·丘逢甲
古洞云深鎖百花,香泉飛飲萬人家。
春風吹出越溪女,來摘山中待詔茶。
-
(四十三)
《鳳凰道中》
清·丘逢甲
磴道千回轉,連峰接鳳凰。
山深民氣樸,秋近谷風涼。
瀑布穿危石,梯田播晚秧。
數家臨水住,羨爾好林塘。
山中五六月,云過雨來時。
嵐氣陰晴變,秋衣早晚宜。
畬民安世業,茶客話圩期。
行道未應倦,夕陽蟬滿枝。
-
(四十四)
《碧螺春》
清·梁同書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氣不關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時,一抹酥胸蒸綠玉。
纖衫不惜春雨干,滿盞真成乳花馥。
-
(四十五)
《碧螺春》
清·陳康祺
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自珍。
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
茶詩網http://www.rongji88.com.cn
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
嚇煞人香原夸語,還須早摘趁春分。
-
(四十六)
《綠雪芽茶》
清·王家賓
春風一夜生萌芽,歲歲旗槍森如玉。
焙以柘溪楠木紅,淪以藍水之新綠。
俗樸不敢斗花間,裝向筠籠自結束。
崇安商人三月來,收買往往爭先躅。
世間萬事蒙虛名,武夷乃是太姥屬。
我來六六峰上游,穿巖仍慮嵐氣溽。
僧人貽我山上珠,珍之不啻金篤耨。
爐煙裊裊奏瓶笙,雨腳粥面相斷續。
持向天門石上飲,清香直把腸胃浴。
盧仝七碗未為多,王濛茗飲詎言酷?
解衣磅礴發浩歌,歷盡奇峰萬事足!
-
(四十七)
《雪水烹茶》
清·上官獻瑤
雪水勝如活水烹,未須著口已心清。
湯看蟹眼初開鼎,葉煮蓮須細入瓶。
滿頰生香知臘味,一時高唱起春聲。
思家不寂尋常慣,共對瑤華聽鶴更。
-
(四十八)
《詠安化茶》
清·陶澍
寧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
宋時有此語,至今猶能道。
斯由地氣殊,匪藉人工巧。
邇來地利盡,所產日以少。
變化及荃茅,夾雜或荼蓼。
遂令東家施,貌作西鄰姣。
時俗但鶩名,泯易初終保。
臭味慎差池,我謂茶猶小。
-
(四十九)
《種茶》
清·閔鈞
閑將茶課話山家,種得新株待茁芽。
為要栽培根祗固,故園鋤破古煙霞。
-
(五十)
《蒙頂留題》
清·黃云鵠
天遣我西來,漢嘉節兩駐。
五載望蒙山,客冬始登顧。
山靈勿相笑,游非政先務。
邊靜歲豐和,重游補前誤。
解渴咽仙茶,滌煩沃甘露。
更喜四山青,云芽千萬樹。
利澤資山氓,辛勤助王賦。
寄聲管領人,隨時好培護。
最美茶詩100首之五
(五十一)
《潮州春思》
清·丘逢甲
曲院春風啜茗天,竹爐攬炭手親煎。
小砂壺瀹新鷦咀,來試湖山處女泉。
-
(五十二)
《茶庵鳥道》
清·舒熙盛
崎嶇鳥道鎖雄邊,一路青云直上天。
木葉輕風猿穴外,藤花細雨馬蹄前。
山坡曉度荒山月,石棧春含野墅煙。
指顧中原從此去,鶯聲催送租生鞭。
-
(五十三)
《茶庵鳥道》
清·渝楊
崎嶇道仄鳥難飛,得得尋芳上翠微。
一徑寒云連石棧,半天清磐隔松扉。
螺盤側髻峰嵐合,羊如回腸屐跡稀。
掃壁題詩投筆去,馬蹄催處送斜暉。
-
(五十四)
《普中春日竹枝詞十首》
清·舒熙盛
鸚鵡檐前屢喚茶,春酒堂中笑語話。
共語年來風物好,街頭早賣白棠花。
-
(五十五)
《謝賜普洱茶》
清·査慎行
洗盡炎州草木煙,制成貢茗味芳鮮。
筠籠蠟紙封初啟,鳳餅龍團樣并圓。
賜出儼分甌面月,瀹時先試道旁泉。
侍臣豈有相如渴,長是身依瀣露邊。
-
(五十六)
《軍中行樂詞十首》
清·査慎行
猩猩貼地坐鋪氊,紅點酥油一樣鮮。
普洱團茶煎百沸,偏提分賜馬蹄前。
-
(五十七)
《雪中入直》
清·陳鵬年
六花飛作帝城春,紫殿金鋪一色勻。
萬頃鏡中難看影,九重天上本無塵。
亞枝密想探梅路,饑雀寒如寓直人。
獸炭龍團皆拜賜,同將雪水試茶新。
-
(五十八)
《煮茗》
清·嘉慶皇帝
佳茗頭綱貢,澆詩必月團。
竹爐添活火,石銚沸驚湍。
魚蟹眼徐揚,旗槍影細攢。
一甌清興足,春盎避清寒。
-
(五十九)
《賜貢茶二首》
清·王士禎
兩府當年拜賜回,龍團金縷詫奇哉。
圣朝事事寛民力,騎火無勞驛騎來。
-
(六十)
《烹雪用前韻》
清·乾隆皇帝
獨有普洱號剛堅,清標未足夸雀舌。
點成一椀金莖露,品泉陸羽應慚拙。
寒香沃心俗慮蠲,蜀箋端硯幾間設。
興來走筆一哦詩,韻葉冰霜倍清絕。
最美茶詩100首之六
(六十一)
《山樓雨望酬文田叔》
清·林鶴年
坐看微云起,雨從西北來。
溪痕長頻藻,石氣潤莓苔。
潑墨濃如畫,焚香凈不埃。
群兒驅犢返,小婢報花開。
斜日淡蓑影,涼風入酒杯。
偶逢諸父老,閑與話蒿萊。
生意動林際,杉茶遍戶栽。
-
(六十二)
《涉園》
清·林鶴年
涉園成趣靜相宜,偷得閑身補舊詩。
茶熟山妻長對品,花開小婢慣先知。
方塘雨過魚偏活,野檻云移鳥自嬉。
十二明窗臨水遍,卷廉風試薄綿時。
一樽聊為故人開,短彴長廊掃綠苔。
戲擲詩牌同斗草,糾參觴政陋猜梅。
桃尋源里評花甲,李撥爐邊憶芋魁。
到底山中多歲月,神仙當貴付深杯。
-
(六十三)
《攜粵廈眷屬避亂還安溪》
清·林鶴年
杜陵兄妹滯天涯,此日團圓聚一家。
到底故山風物好,隔籬花雨課春茶。
萬山風雪掩柴門,世外朱陳別有村。
始信桑麻成福地,人間何處不桃源。
-
(六十四)
《登蒙山》
明·李應元
振衣百仞岡頭路,蒙頂蒼蒼倚大羅。
欲向天邊看五岳,先從云際揖三峨。
上清風冷余霜雪,甘露泉空只薜蘿。
莫謂天臺迷舊處,青鞋綠杖擬重過。
-
(六十五)
《甘露寺》
明·葉桂章
一掬靈湫天上來,數莖仙掌削蓬萊。
行云行雨飛金相,踞虎蟠龍繞鷲臺。
-
(六十六)
《蒙頂》
明·葉桂章
數朵芙蓉插半天,一雙龍象擁青蓮。
尸骸已解余丹灶,老衲當年臥石泉。
-
(六十七)
《草書立軸》
明·擔當和尚
不去花前學舉觴,必馭轂雨采旗槍。
世人慎勿輕榮瑩,萬事無如水味長。
-
(六十八)
《感通寺寒泉亭記》
明·劉維
點蒼山末有蕩山,蕩山之中曰感通寺,
寺旁有泉,清冽可飲。
泉之旁樹茶,計其初植時不下百年之物。
自有此山即有此泉,有此泉即有此茶。
采茶汲泉烹啜之數百年矣,
而茶法卒未諳焉。相傳茶水并煎,
水熟則渾,而茶味已失。
遂與眾友,躬詣泉所,
并囑印光取水,
發火,拈茶如法烹飪而飲之。
水之清冽雖熱不解其初,
而茶之氣味則馥馥襲人,
有雋永之余趣矣。
-
(六十九)
《齋居》
明·林大欽
掃葉烹茶坐復行,孤吟照月又三更。
城中車馬如流水,不及秋齋一夜情。
-
(七十)
《詠茗》
明·佚名
霧鎖千樹茶,云開萬壑蔥。
香飄十里外,味釅一杯中。
最美茶詩100首之七
(七十一)
《試武夷茶》
明·閔齡
啜罷靈芽第一春,伐毛洗髓見元神。
從今澆破人間夢,名列丹臺侍玉晨。
-
(七十二)
《煮茶》
元·王惲
枯腸拍寒貯春云,洗盡囂煩六腑香。
出木策勛存夜氣,大河流潤下昆侖。
胸中宿酒哄殘兵,一碗澆來陣敵平。
蒙頂得仙疑妄語,月波千丈與詩清。
瀟瀟風雪薄虛窗,細貯旗槍煮夜缸。
若論廊清貞武事,一天幽思為詩降。
-
(七十三)
《喜春來·贈茶肆》
元·李德載
蒙山頂上春先早,楊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學士更風騷。應笑倒,鎖金帳,飲羊羔。
木香帶來千林杏,金桔寒生萬壑水,
一歐甘露更馳名,恰二更,夢斷酒初醒。
-
(七十四)
《陽春曲·贈茶肆》
元·李德載
茶煙一縷輕輕飚,攪動蘭膏四座香,
烹煎妙手賽維揚。非是謊,下馬試來嘗。
金芽嫩采枝頭露,雪乳香浮塞上酥,
我家奇品世間無。君聽取,聲價徹皇都。
-
(七十五)
《奉謝劉景文送團茶》
北宋·黃庭堅
劉侯惠我大玄璧,上有雌雄雙鳳跡。
鵝溪水練落春雪,粟面一杯增目力。
劉侯惠我小玄璧,自裁半璧煮瓊爢。
收藏殘月惜未碾,直待阿衡來說詩。
絳囊團團余幾璧,因來送我公莫惜。
個中渴羌飽湯餅,雞蘇胡麻煮同吃。
-
(七十六)
《九曲櫂歌十首》之一
南宋·白玉蟾
仙掌峰前仙子家,客來活火煮新茶。
主人遙指青煙里,瀑布懸崖剪雪花。
-
(七十七)
《詠安溪鐵觀音》
北宋·蘇軾
從來佳茗似佳人,綽約豐姿任品斟。
流韻標香誰第一?風華絕代鐵觀音。
-
(七十八)
《煮茗臺》
南宋·汪任
石梯千級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暫停。
漩汲靈泉煮佳茗,渴心滋潤困魔醒。
-
(七十九)
《煮茗臺》
北宋·朱伯虎
松竹蕭森水石閑,亭臺高下聳層巒。
環觀疊嶂千重碧,俯瞰澄江萬頃寒。
佳景直宜南國詫,畫圖堪與北人看。
使君賢雅強行樂,皆向東山羨謝安。
-
(八十)
《坐彈離騷》
南宋·耶律楚材
一曲離騷一碗茶,個中真味更何加。
香銷燭燼穹廬冷,星斗闌干山月斜。
最美茶詩100首之八
(八十一)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東丁院汲泉煮茶》
宋·陸游
一州佳處盡裴回,惟有東丁院未來。
身是江南老桑全,諸君小住共茶杯。
雪芽近自峨眉得,不減紅囊飲渚春。
旋置風爐清樾下,他年奇事記三人。
-
(八十二)
《白山茶》
宋·許及之
白茶誠異品,天賦玉玲瓏。
不作燒燈焰,深明韞櫝功。
易容非世功,幻質本春工。
皓皓知難污,塵飛謾自紅。
-
(八十三)
《山茶》
宋·陸游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
(八十四)
《贈雷僧》
北宋·晁說之
留官莫去且徘徊,官有白茶十二雷。
便覺羅川風景好,為渠明日更重來。
-
(八十五)
《和詩送茶寄孫之翰》
宋·蔡襄
北苑靈芽天下精,要須寒過入春生。
故人偏愛云腴白,佳句遙傳玉律清。
衰病萬緣皆絕慮,甘香一事未忘情。
封題原是山家寶,盡日虛堂試品程。
-
(八十六)
《曾同季餉建溪顧渚新茶》
宋·曾幾
雨潤梅黃后,風薰麥秀初。
不持新茗椀,空枉故人書。
顧渚瓊糜似,閩溪玉食馀。
吾宗重盟好,并以遺閑居。
-
(八十七)
《尹少稷寄顧渚茶》
宋·曾幾
骎骎要路津,舊日水南人。
尚記茶山老,能分顧渚春。
江淮勞廟算,河路暗胡塵。
憂國惟生睡,降魔固有神。
-
(八十八)
《與道人介庵游歷佛耳,煮茶待月而歸》
五代·詹敦仁
活火新烹澗底泉,與君竟曰款談玄。
酒須逕醉方成飲,茶不容烹卻足禪。
茶詩網http://www.rongji88.com.cn
閑掃白云眠石上,待隨明月過山前。
夜深歸去衣衫冷,道服綸巾羽扇便。
-
(八十九)
《武夷茶》
元·趙若槷
和氣滿六合,靈芽生武夷。
人間渾未覺,天上已先知。
石乳沾余潤,云根石髓流。
玉甌浮動處,神入洞天游。
-
(九十)
《詠貢茶》
元·林錫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產靈芝又產茶。
最美茶詩100首之十
(九十一)
《武夷茶》
元·陳夢庚
僅夸六碗便通靈,得似仙山石浮清。
此水此茶須此納,無人肯說與端明。
-
(九十二)
《詠鐵觀音茶》
近代·陳彬藩
鐵色皺皮帶志霜,含英咀美入詩腸。
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觀先聞圣妙香。
-
(九十三)
《游靈山》
元·潮州總營王翰
釋子不眠供茗碗,幽人無語對棋枰。
馬蹄明日知何處,贏得山靈識姓名。
-
(九十四)
《贊碧螺春茶》
意大利·但丁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湯里,
我看到了中國江南明媚的春色。
-
(九十五)
《湖州竹枝詞》
元·張雨
臨湖門外吳儂家,郎若閑時來吃茶。
黃土筑墻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
-
(九十六)
《首夏家居即事》
元·王惲
竹茂資泉潤,花榮藉圃沙。
鉤簾來舞燕,鎖樹護棲鴉。
客至留酤酒,吟長待煮茶。
幾時容卻掃,一向似仙家。
-
(九十七)
《和答梅子明王揚休點密云龍》
北宋·黃庭堅
小壁云龍不入香,元豐籠焙承詔作。
二月常新官字盞,游絲不到延春閣。
去年曾口減光輝,人間十九人未知。
外家春官小宗伯,分送蓬山裁半壁。
建安瓷碗鷓鴣斑,谷簾水與月共色。
五除試湯飲墨客,泛甌銀粟無水脈。
辟宮邂逅王廣文,初觀團團破龍紋。
諸公自別淄澠了,兔月葵花不足論。
石硙春芽風雪落,煮澆肺渴初不惡。
河伯來觀東海若,鹿逢朱云真折角。
子真云孫吐成珠,廟堂只今用諸儒。
煉成五石補天手,上書致身可享衢。
顧我賜茶無骨相,他年幸公肯相餉。
-
(九十八)
《以小龍團及半挺贈無咎并詩用前韻》之二
北宋·黃庭堅
乳花翻碗正眉開,時苦渴羌沖熱來。
知味者誰心已許,維摩雖默語如雷。
-
(九十九)
《以小龍團及半挺贈無咎并詩用前韻》之二
北宋·黃庭堅
乳花翻碗正眉開,時苦渴羌沖熱來。
知味者誰心已許,維摩雖默語如雷。
-
(一〇〇)
《博士王揚休碾密云龍同事十三人飲之戲作》
北宋·黃庭堅
矞云蒼璧小盤龍,貢包新樣出元豐。
王郎坦腹飯床東,大官分物來婦翁。
棘圍深鎖武成宮,談天進士雕虛空。
鳴鳩欲雨喚雌雄,南嶺北嶺宮徵同。
午窗欲眠視蒙蒙,喜君開包碾春風,
注湯官焙香出籠。非君灌頂甘露椀,
幾為談天乾舌本。